当前位置: 首页 > 郑银凤 > 本市信息 > 立足新课标,共研新教材,推进新教学 ——温州市银凤初中数学“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活动

立足新课标,共研新教材,推进新教学 ——温州市银凤初中数学“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活动

浏览量:761|发表日期:2025-03-19|来自:

2025年2月27日,温州市银凤初中数学“名师送教”工作室学员参加在平阳县鳌江镇古鳌头学校举行的市初中数学新教材使用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实例、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活动分为上下午两个半场进行。上午,平阳县鳌江镇古鳌头学校的吴万丛老师首先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课——《4.1因式分解的意义》。吴老师以“卡纸面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经历“代数式变形—概念生长—应用迁移”的完整过程,通过类比与辨析的思维进阶,深化学生对因式分解本质的理解,凸显了新课标“整体性、一致性”的课程理念,为代数概念教学提供了可迁移的范式。

在随后的经验交流环节,四位专家教师立足新课标理念,紧扣新教材特色,为与会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范例。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张合远老师从新课标对“图形与几何”的要求出发,结合教材编排逻辑,系统解析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的知识脉络与教学重难点;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蒋柏孟老师通过新旧教材对比,强调以“类比”为纽带串联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体系,倡导以“问题链”驱动学生深度思考,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发展模型观念与运算能力;瑞安市汀田一中的李晓丹老师深入剖析了新教材第三章在内容编排、例题设计、习题梯度上的优化调整;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的林苏娇老师则从跨版本视角切入,带来了《教材对比明方向,因式分解启新思——七下第四章因式分解新旧教材对比》的专题分享。

下午的活动由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的陈苗老师带来的展示课《5.1分式的意义》拉开帷幕。陈老师通过类比分数的产生引入分式,并从“数学意义”与“实际意义”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分式。在探索分式的值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过程,发现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与“分式无意义的原因”。最后,陈老师利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模型观念。整堂课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尊重学生的生成,学生在展示、互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随后,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的胡绍攀老师从课标分析、教材内容的变化、作业本的使用情况及教学建议四个角度解析了“分式”单元。他提出,利用类比思想研究分式体现了数式通性,并结合本区域的作业本使用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永嘉县鹤盛中学的王洁琼老师则带来了题为《浙教版七下第六章教材对比分析和教学建议》的讲座。王老师倡导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数据观念,并根据课标与教材中的变化对一线教师的三个困惑:如何使学生产生对数据的亲近感?为什么要学习那么多统计图?频数直方图为什么用面积表示频数?进行了一一解答。

最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章才岔老师带来了题为《素养育人·整体建构·问题导向·强化实践》的讲座。章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开课老师与讲座老师的前期准备与展示分享。随后,他介绍了新教材的变化,特别是与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强调了新教材在内容编排、课时安排和教学理念上的更新,并指出新教材在数学逻辑和知识结构上保持了原有的框架,但在情境化教学、概念理解和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此外,章老师还强调了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新教材的培训工作,确保教师能够全面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