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工作室学员的说课试课水平,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2024年9月21日,温州市周笑跃名师工作室第8次研修活动在陶山镇中心小学举行。本次研修活动邀请了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莅临指导。本次活动上午为学员说课展示,陈加仓老师专题讲座指导说课;下午为学员试课展示,陈加仓老师专题讲座指导试课。
学员说课
本次说课由孙昌盛、林源、林佳栋三位老师参与。孙昌盛老师和林源老师先后展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两位老师都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解读,抓住学困点进行分析,目标体现数学核心素养。孙老师通过回顾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引出方格图,然后利用数方格初步探究,在数格子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面积的本质就是图形中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数。同时为利用转化思想推导面积做好准备。林老师则从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花坛面积入手,引发认知冲突,继而引导用数格法、割补法等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将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经历自主验证、探究规律、沟通联系的过程,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林佳栋老师以《三角形的认识》展开说课,林老师认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就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不甚了解。基于这样的学情,林老师调整了传统的教学结构,设计了先出示公式,再检验公式,最后推导公式的教学流程。以学情为前提,以转化、推理为主线,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反思等活动,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
三位老师说课结束后,陈特对三位老师从教材、学情、目标以及教态等方面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和经验的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着实有效的方法指导。
专家讲座
说课环节结束后,特级教师陈加仓带来了专题讲座《如何进行有效说课》,陈特从认识小学数学说课、小学数学怎样说课、小学数学说课的技巧三个方面对如何进行有效说课进行了细致地指导。陈特强调说课的重点在于“说”,老师要做到了解学情,剖析课堂,同时也提醒老师们注意避免陷入“只再现教学过程,只单立说教法”的误区。
学员试课
下午,有8位学员展示了试课。戴绅凯老师展示《用数对确定位置》,设计了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尝试、交流辨析,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建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李宾之老师展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主要以学生自我探索为主。出示例题后,引导先自行解题,知道分数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需利用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王庆老师展示《找次品》,从简单问题入手,理解找次品的含义,并用直观方式清晰地表达推理过程。说理时,引导尽量用规范的语言“如果天平平衡……如果天平不平衡……”来表述,并充分经历“比较——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理解找次品的最优策略。任绵绵老师展示《分数的意义》,动手摆一摆、圈一圈,说明1/4的含义,唤醒原有经验。接着对比新旧知识,引出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概念的本质。随后经历“分着分着就分出分数单位,数着数着就数出了分数”的过程,感悟分数单位。孙炳宇老师展示《同分母加减法》,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算理→对比勾连运算的一致性为主线,创设“爸爸妈妈吃同一张饼”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迁移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中来,进一步建构加减法的算式模型,为后续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打下较好的基础。朱珊珊和刘倩倩老师展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朱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引导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设计了“拉、剪拼”两大任务驱动逐步展开,通过“转化”的方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对比、反思中深切感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高”在面积计算时的特殊意义。刘老师则借助数方格,经历从“不好数”到“好数”的过程,体会面积的本质——面积单位的累加,初步渗透图形转化思想,建立量感。学生“从不满一格”“拼整格”,到“数整格”、“算整格”;从“不好数”到“好数”利用转化再推导出计算便捷的“法”。最后徐得平老师展示《小数乘小数》,计算教学是抽象的,徐老师以形助数,铺垫算理,提供丰富的直观素材,给学生一个“悟”的途径,帮助学生积累各种直观感知,经历直观——半直观——抽象的学习过程。
试课结束后,陈特为每一位老师做精彩点评,他认可学员们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付出的努力,指出了试课和说课的不同之处。陈特强调,不管试课还是说课,其关键都是要学会解读教材,读透学生。要始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体性看教材,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提供学习的支撑点,激发提升的延伸点。
专家讲座
最后,陈特为学员们带来了《如何进行有效试课》专题讲座,陈特从什么是试课、试课的出现、试课的特点、怎样才能试好课、怎样对待试课等方面展开指导,让学员们进一步理解试课的内涵和技巧,加深对试课的认识与掌握。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学员们对如何说课、试课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对教材的解读,课例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不断探究、学习的道路上,工作室的学员们将继续以专业热情,不断探索、持续推进,一步步迈向新的征程。